互联网

谷歌、微软、OpenAI联手打击“国家黑客”

在刚刚结束的慕尼黑安全大会期间,对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治理和使用是热点话题之一。为了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领导人展示捍卫人工智能安全的决心和信心,谷歌、微软和OpenAI三大人工智能巨头推出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和计划。在大会召开一

机器学习中的十种非线性降维技术对比总结

降维意味着我们在不丢失太多信息的情况下减少数据集中的特征数量,降维算法属于无监督学习的范畴,用未标记的数据训练算法。尽管降维方法种类繁多,但它们都可以归为两大类:线性和非线性。线性方法将数据从高维空间线性投影到低维空间(因此称为线性投影)。

人工智能公司将被要求向美国政府报告安全测试

拜登政府决定实施新的人工智能规定,要求所有主要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人员向政府公开其安全测试结果。作为这些新规定的一部分,科技公司将被要求在使用大量计算能力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时通知政府。新规定将使美国政府能够访问谷歌、AWS(亚马逊网络服务)和O

2024年应该关注的十大人工智能创新

人工智能(AI)不再只是一个流行词,它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在去年深入地融入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今年是大年初一,我们将探讨2024年可能出现的十大人工智能创新,拥抱这些即

什么是双重身份验证(2FA),为什么要使用它?

在互联网上,一个表情包、视频的宝库,还有一些需要保密的东西……安全性至关重要。普通的密码并不能保护我们太久,面对现实吧。那么,如何加强数字堡垒呢?输入双重身份验证,简称2FA。2FA到底是什么?可以将2FA想象成一个非常挑剔的保镖,只允许“

调查显示人工智能对数据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2023年是GenAI年,但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采用率并没有达到预期。大多数组织在继续对GenAI进行投资,但尚未从中获得任何实质性的价值。不过,GenAI的炒作对组织的数据和分析文化产生了惊人的影响。在第12期年度《数据和人

人工智能需要吸取数字化转型容易失败的教训

今年1月,IBM发表了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解释了为什么数字化转型只提供了-5%到10%的投资回报率,而不是预计的150%。这是一个巨大差距,与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的初始客户端/服务器实现、90年代的操作系统迁移、21世纪初的大数据实现以及

如何使用MyScale将知识库引入OpenAI的GPT

译者 | 李睿审校 | 重楼2023年11月6日,OpenAI公司对外发布了ChatGPT。在这个无代码平台上,专业(或业余)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工具和提示构建定制的GPT或聊天机器人,有效地改变他们与OpenAI GPT的交互。以前的交互(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