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

据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王思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8日在京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我国首个非遗领域行业标准发布

本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韩业庭 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化行业系列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发布。该标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起草,主要用于

我国海洋环境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日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李禾)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了以“加快建设美丽海湾,坚决守护好碧海银滩”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胡松琴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海洋环境监管手段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

财政奖补带动培育万余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科技日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都芃)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28日上午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报告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时指出,今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贯彻预算法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十四届

多国车企押注全固态电池

【科技创新世界潮】 ◎本报记者 刘 霞 全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电动汽车真正意义上的动力电池,与目前广泛采用的锂电池相比,其充电更快、续航里程更长,安全性和寿命也有所提高。 鉴于此,多家汽车制造商纷纷押注全固态电池,如丰田公司将在2027年

新型折纸传感器可“见微知著”

科技日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南加州大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受折纸启发创造出一种新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有朝一日可用于检测器官微小变形从而预测疾病,也可用于可穿戴设备和柔性机器人。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 该论文通讯作者、

新方法实现中红外光室温探测

科技日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28日《自然·光子学》杂志报道,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使用量子系统在室温下探测中红外(MIR)光的新方法,他们使用分子发射器将低能量MIR光子转换为高能的可见光光子。这项创新方法

国内单体产能最高 异质结电池片项目投产

科技日报讯 (芶文涵 陈科 实习记者李诏宇)8月27日,记者获悉,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单条生产线最长、单体产能最高的异质结电池片生产项目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投产。该项目占地387亩,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总投资达45亿元,建成后

饿了么发布高校服务数字化解决方案 并将重点支持100家生态合作伙伴开拓市场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28日,饿了么对外发布针对校园数字化服务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并宣布将通过低费率支持、现金激励等一系列举措,重点支持100家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开拓校园服务市场,。 本地生活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表示,饿了么非常重视与生

夜淘宝首届城市遛街计划“重庆遛遛节”今日开启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暑期最后一周,跟着淘宝一起去重庆遛个巴适的弯儿! 8月28日至9月3日,在重庆市商务委、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的支持下,淘宝联合商家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具特色的“重庆遛遛节”。据悉,本次遛遛节是“夜淘宝”线上线下联动的重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