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11月25日电(记者王晓樱、见习记者王轩尧) 11月25日,在海南省文昌市举办的2023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开幕式上,《中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蓝皮书(2022年)》发布,报告显示我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达2300亿元。

据悉,《中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蓝皮书(2022年)》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联合推出。报告中的主要发展指标是基于可靠数据,利用数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直接效益和带动效益的定量化展现,以期全面反映我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向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贡献度。

报告指出,在经济社会贡献度方面,中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正逐步显现,2022年贡献度达到2300亿元,其中直接效益420亿元,间接效益570亿元,带动效益1330亿元;在产业规模及结构方面,中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链分布完整,2022年420亿元直接效益中,上游卫星制造和发射产出261亿元,中游地面接收处理产出9亿元,下游产品及应用服务产出150亿元;在赋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国产遥感数据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2年有效减少了全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20亿元,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在国际化方面,向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让全球合作伙伴更好地分享中国遥感卫星数据资源,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国际版)及《中国遥感数据全球共享机遇公告》发布,向全球征集国际数据节点合作伙伴,协助伙伴机构向本国用户提供数据服务,携手推动遥感数据全球共享。

在开幕式上,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向老挝国立大学、孟加拉国贾格纳特大学、塞尔维亚BioSense研究所、哈萨克斯坦国家空间研究和技术中心等首批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国际版)用户单位授牌。

点赞(754)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